由行业协会、专业机构等组成的“中国商标与产业经济课题组”日前在上海发布了我国首分“商标与产业经济蓝皮书”,蓝皮书表示,虽然我国商标注册量和申请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,但是申请质量依然很低,产业界对商标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。 自榜单的第20名左右开始,中国企业的数量逐渐占据优势,表明企业对商标的重视程度近年还是呈好转趋势。 据蓝皮书所列举的传媒产业和房地产业数据显示,我国商标意识较高的地区目前只有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有限的经济发达地区,但即使在上述地区,商标注册情况依然不理想,许多知名的报纸、期刊、房地产企业品牌没有注册,因而商标被抢注并引发诉讼的事件时有发生。目前全国报纸、期刊注册数量仅占总量的11.92%;我国二级以上资质的房地产企业自行注册商标数量仅占总量的17%,而被抢注的比例却高达32%。 上海斯尔丽服饰企业的一位副总裁表示,就他所接触的企业圈子中,厂家对商标的设计意识几乎是空白,很多商标既无色彩,也无图形标志等,有时商标名与企业产品也毫无关系。华东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黄武双表示,商标的巨大品牌价值依然未能被企业所认识,实际上,我国已经出现一批“最有价值品牌”,比如海尔品牌已经突破749亿元,联想品牌则被评估为607亿元,商标的商业潜力巨大。 |